现有的香港文学史地图,三分缺了二分
抗战前期的香港文学作家事实上由三个部分构成:一是茅盾、许地山、萧红等一大批南来作家,二是原有的黄天石等香港新文学作家,三是刘火子、彭耀芬、黄谷柳等在内的香港青年作家。现有的香港文学史地图,三分缺了二分。
抗战前期的香港文学作家事实上由三个部分构成:一是茅盾、许地山、萧红等一大批南来作家,二是原有的黄天石等香港新文学作家,三是刘火子、彭耀芬、黄谷柳等在内的香港青年作家。现有的香港文学史地图,三分缺了二分。
香港文学最迷人之处在于它的双重特质:它是“最中国的”,因为身处多元文化语境中,需要强化中国文化认同;同时它又是“最世界的”,因为当1949年后中国内地转向“反现代性的现代性”,香港依然拥抱存在主义、魔幻现实主义等现代文学潮流,成为世界华文文学的重要中心。